急诊医学分会:危机与反思,非凡与新境
2020-05-26 16:52:00
急诊医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经历了自然灾害、严重瘟疫、恐怖袭击等各种严峻考验的洗礼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富有强烈责任感的二级学科,急诊医学科既是急危重症救治的第一阵地,又是传染病、各种灾难应对和处理的第一阵地。经过不断发展,急诊医学既具有了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临床医学、灾难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急诊医学的同道们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突起,全国急诊共扶危
急诊医学领域主要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学、灾害医学等。急诊医学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源动力,急诊专科化培训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急诊已经拥有一支招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综合型、能战斗的队伍。
急诊医生在疫情早期的预警至关重要
急诊科是感知疫情的最前端的触角,也是早期发现传染病并作出早期预警的前哨科室。2003年非典后,我国建立了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综合型医院的发热门诊管理工作由急诊科承担,大多数发热的危重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也经常会转移到急诊重症单元进行救治。急诊科医生在非战时就经常接触传染病患者,因此对新发的传染病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成为发现传染病并发出预警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在武汉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武汉的急诊科医生发现病例有聚集性,在很早期就敏锐地感知到这种肺炎不是普通肺炎,可能具有人传人的特点。他们第一时间启动不明原因肺炎的上报,并将患者隔离治疗,这些措施在疫情暴发初期显得至关重要。
急诊专业人才坚守一线应对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
习近平总书记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一次大考。这也是对我国急诊医学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包括发热门诊) 以及综合医院应对灾难的一次大考。2020年1月, 武汉新冠肺炎蔓延暴发, 湖北省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数量激增, 绝大多数患者首先就诊于发热门诊或急诊, 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也首先发生在发热门诊和急诊。急诊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身体的挑战,但是他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坚守在抗疫前线,竭尽所能为患者提供医疗帮助。他们敢拼敢打,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后来控制疫情和社会稳定赢得了宝贵时间。疫情至今, 全国急诊专业人才队伍坚守一线、顽强拼搏, 在疫情防控体系的建立、专业指南的制定、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治及综合医院疫情管理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在全国疫情的控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急诊专业人才逆向而行,奔赴前线,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
急诊医学人才培养日趋成熟,专业队伍从无到有。专业队伍从最初仅仅识别病情,发展为可以做包括ECMO等脏器功能支持的综合型人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据不完全统计有1000余名急诊医护人员参加了前线救治工作。他们在方舱医院、在重症监护病房、在国际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线上忘我工作,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全力救治每一个病人。在疫情紧张期间,急诊还为非急危重患者提供了及时高效的绿色生命保障通道,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1月24日夜,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海南省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柱同志,在向全国的急诊同仁们恭贺新春时发出战疫情的号召,1月30日夜他与武汉大学魏捷教授联合发出《与全国急诊同仁书》。这份《与全国急诊同仁书》,除了表达对奋战在一线的急诊同仁的深切关怀,更像是一位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披坚执锐,振臂一呼,对所有的将士发出冲锋的总动员!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一个急诊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全国急诊人再次受命于危难之间,白衣执甲,支援武汉。
闻令而动,驰援抗疫共奋战
2月3日17时,多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后,迅速集结。最南端的海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经历了39个小时、1600公里的路程后,终于在2月5日12时顺利与其他队员会师江汉方舱医院。其中包括内外妇儿、急诊、重症、心理、院感、放射、检验及护理等专业58名队员投入到抗疫战斗中。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专家在湖北,在雷神山医院紧急救治患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了有着30年急诊科工作经验的张泓教授带队援鄂医疗团队。他们顾不上照顾住院亲人、顾不上个人安危、顾不上幼小的孩子,为抗击疫情奔赴武汉一线,忙碌在重症病房。他们当中有“红旗小姐姐”,更有年过半百的中医专家。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鄂抗疫急诊人合影
在急诊医学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多部指导性专家共识出台,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转运工作具体方案》和《救护车洗消站建设及消毒工作方案》。《出院病人管理规范》在全国率先提出隔离14天的建议。还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大型综合性医院(非定点收治)急诊科诊疗与管理规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处理策略的指导意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诊科患者管理流程建议》《新冠肺炎防控手册》《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关于新冠肺炎疫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一体化流程科学建议》等。参与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的《新冠肺炎院前医疗急救防控手册》《新冠肺炎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专家共识》《防护型口罩临床医疗应用专家共识》等。这些共识对指导抗疫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月19日,在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联系国际急诊联合会汇报中国政府面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并于3月19日收到国际急诊联合会主席的回复,回复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此次疫情中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同时请求分享抗疫经验。4月18日,受欧洲急诊学会主席LuisGarcia-Castrillo教授的邀请,吕传柱教授及其团队参加了“欧洲新冠肺炎现况第二次网络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罗马尼亚、丹麦、意大利、波兰和爱尔兰的急诊医学专家,分别从各国最新疫情、病死率、诊断能力、自我防护装备使用情况、针对新冠肺炎的急诊与院前急救工作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总结,部分国家亦提出希望得到国际支持与合作。LuisGarcia-Castrillo教授也发起邀请,希望吕传柱教授在两周后的第三次网络会议中发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了有着30年急诊科工作经验的张泓教授带队的援鄂医疗团队
方舱医院中唱儋州调走红的护士“红旗小姐姐”薛梅丽
急诊医学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海南医学院急诊创伤学院急诊医学学科是全国唯一一个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的学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急诊医学),拥有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医学工程中心、海南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伤医学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学科带头人吕传柱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形成了院前急救、急诊医学、创伤、危重病、中毒、中医急诊、灾难救援医学和急诊介入等亚专科。
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协同救治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急诊急救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开展《进一步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大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起草工作,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也是推进“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建设”加快实施的重要举措。大平台理念与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关口前移”理念不谋而合,并在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对于确诊及疑似患者的转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疫情过后的思考
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采取果断高效的策略和行动,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和行动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抗击疫情取得的重要成效向世界表明,科学有效的防控举措能够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只要明确重点、集中力量、科学防治,最终必定能够战胜疫情。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各国最终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与改进。
(一)建立独立高效的传染病直报系统,使传染病直报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预警。从立法层面保护医疗工作者的独立行医权利、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二)建立以急诊科为主的CDC“前哨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医院急诊科建立预警系统哨点,借助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优势,整合医院管理系统(HIS)、实验室检查报告系统、药房处方系统,连接各省疾控中心上报系统。急诊科作为各医院接触患者的第一站,若同一时间段内某类不明原因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频繁出现,或某一传染性实验室检查指标阳性结果增多,系统将自动抓取并生成热点,且随着量的增多,热点逐渐增大,汇成热点图,以此作为更直观的预警主动上报疾控系统;同时可运用应用定位系统和大数据,对疑似患者进行轨迹追踪,寻找流行病学证据,减少错、漏报;可在各药房、各社区医院建立辅助哨点,当某一药物购买量增大可提示某类相关疾病发生风险,有利于提前研判和预警。
(三)大型公立医院在抗疫关键时刻“一床难求”的现象提醒我们,作为中国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应该有可拓展空间,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床位及相应设备,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四)在我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刻,一些国家接连被病毒攻陷。截至目前,我们对病毒的认识依然不足。抗击疫情的胜利取决于医疗和科研,包括人才培养、科研投入、科技研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1.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医疗两个最关键的民生问题。医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既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学医、从医,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医改和教改的关联性、互动性很强,必须加强医、教两个系统的协同配合,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使用联动机制,实现医改、教改的良性互动,实现培养与用人的紧密衔接,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保护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来。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诉求与当前人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增加供给侧改革,即加大医学人才的培养才是正道。
2.培养复合型人才:此次疫情告诉我们,把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学科有机整合,将是未来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当前分科过细并不利于重大群体性疾病的救治。在平时医疗工作中,应开展CRP急救模拟、MDT案例教学演示、CRRT操作练习、多发伤救治流程模拟教学等急救核心技术学习,补齐短板,争取急救技能全掌握。
3.加大对医学领域科研的扶持力度: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医学部分独立出来,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机构,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医学研究人员参与进来。科研投入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重大群体医疗事件作出预测、预防,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国生物科学研究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强大,一定是全方位的强大。
(五)大力发展智慧医疗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出现,每天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各种穿戴、检测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庞大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在医疗工作中作出最优决策,可以预测事态的发展走向,从而将不良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技创新与之相关,如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疫情中运用的5G网络技术、集合全国专家教授对重点患者进行远程实时会诊,不仅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还避免了传染风险。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疫情防控,对于其他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有良好的预警作用。通过智能分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构建关键因素预警模型,减少人为因素干预,最大程度地使结果客观化,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作用不可估量。
(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此次疫情突然暴发,把全国人民牢牢锁在了家中。同时也是一次良好的全民健康教育契机。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在疾病面前,良好的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良药。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传染病的特效药和疫苗研发都需要很长时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直跟各种灾害搏斗,有大禹治水的智慧,也有愚公移山的韧性。中国的神话故事围绕一个核心,那就是:面对灾难不服,敢于抗争!中国每当遇到灾难,就会瞬间拧成一股绳;每次灾害过后,我们不仅没有被打趴,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大。这种敢抗争、不怕输、不服气的性格,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韧性不可想象。我们定会战胜疫魔,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并在奔向百年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大踏步向前!
上一篇:检验医学分会:坚持科技创新 在抗疫一线战斗
下一篇:最后一页